目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收藏古籍50余万册,包括唐人写经、西夏文写本、宋椠元刻及大量稿本、抄本、名人字画、契约、家谱等,尤以地方志和明清诗文集著称。古籍服务采取预约阅览的方式,读者需提前预约,在规定时间内到馆提阅古籍。 一、查找本馆馆藏古籍资料: 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页“资源集成发现”平台,点击“学术搜索”,选择“题名”或“著者”进行搜索,返回的结果页面,左侧可以选择资源类型为“古籍”或者“数据来源”限定为“中科院古籍数据库”,即可查看查到的馆藏古籍资料信息。 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页,选择“旧版入口”,在 “快速检索”下方图标栏中,点击“找特殊资源”→“古籍”,也可进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古籍数据库检索。 也可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页上方横栏“查找资源”中点击“查找古籍”,从最下方的链接进入“中科院古籍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此页面有古籍提阅相关的细则介绍。 网址:http://159.226.100.34:8080/guji/web-patron/index.jsp(注:该数据库限定馆内ip访问。) 预约方法:读者到馆阅览前通过电话(010-82626611-6510、6102、6502)、电子邮件或在线申请单的方式预约,告知所要阅览古籍的书名、版本及查阅原因。
邮件预约
二、古籍阅览室服务规则 古籍、特藏及社会科学文献服务阅览区位于图书馆五层C区。根据用户需求,可提供古籍及特藏文献的阅览咨询服务,也可提供复制、拍照、扫描、翻拍等服务。 因部分古籍处于整理修复阶段,读者到馆阅览前应提前告知所要阅读的古籍名称、版本及查阅原因。在工作人员确认可提供服务后,读者需持有介绍信(介绍信有效期为一个月)及第二代身份证或护照等有效证件原件前来阅览。 另附服务范围和收费标准如下: (一)服务范围 1. 阅览室服务范围:古籍阅览。 2. 凡阅览古籍之读者,均需提供能证明身份之有效原始证件和介绍信。 3. 凡阅览古籍之读者均需填写阅览申请表,如有特殊需求需另提出书面申请。 4. 钞本、稿本不提供阅览服务。 5. 明代及明代以前之古籍不提供阅览服务。 6. 破损级别达到三级及三级以上之古籍不提供阅览服务。 7. 每人每天之古籍阅览数量不超过五种。 8. 民国出版物不提供阅览服务。 9. 凡有胶卷之古籍,阅览胶卷不受4、5、6、7条之限制。 10. 凡需复制、拍摄、扫描古籍者需提出特别书面申请并说明理由和用途。 11. 古籍阅览室装有多个视频录像监视设备。 (二)服务收费标准 1. 提书费(中国科学院院属各单位读者免收): 普通古籍每册收取提书费1元,善本古籍每册收取提书费2元。 2. 底本费: (1) 影印古籍不收取底本费。 (2) 石印、铅印本,每拍4元。 (3) 清同治、光绪、宣统、民国刻本,每拍6元。 (4) 清嘉庆、道光、咸丰刻本,每拍8元。 (5) 清初至乾隆刻本,每拍10元。 3. 复印、扫描、翻拍、刻录光盘、文献传递所收费用按照馆内相关规定执行。 (三) 阅览开放时间 夏季: 周二、周三 8:30-16:30 冬季: 周二、周三 9:00-16:30
三、推荐使用的其它图书馆古籍资源 国家图书馆馆藏古籍专题资源库:国家图书馆馆藏继承了南宋以来历代皇家藏书以及明清以来众多名家私藏,最早的馆藏可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珍品特藏包含敦煌遗书、西域文献、善本古籍、金石拓片、古代舆图、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名家手稿等。至2016年古籍特色馆藏280余万册件。其建有多个专题资源库,可供读者在线查阅。 网址:http://www.nlc.cn/dsb_zyyfw/gj/gjzyk/ 台湾中央图书馆古籍与特藏文献资料库:由台湾中央图书馆建立,以《台湾地区善本古籍联合目录》为基础,并扩大到大陆一些图书馆、香港、澳门以及美国的中文古籍收藏量大的图书馆的古籍资料,汇集为中文古籍与特藏文献资料库。至2016年底止,已有超过76所国内、外机构参与该计划,总计收有逾73万笔目录。 网址:http://nclcc.ncl.edu.tw/ttsweb/rbookhtmlgb/nclrbook.htm